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疾病。黄疸一般最先出现在头面部和眼睛,随后波及到躯干、四肢。一般来说,早产儿患黄疸的概率较大。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占大多数,一遍在出生后两三天出现,7-10天左右消退,家长们不用担心,随时监测好黄疸变化即可。
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就出现了,血清胆红素超过5mg/d,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能会持续加深或者消退后又出现。
目前比较公认的黄疸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蓝光治疗和换血治疗。
那么宝宝在家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黄疸,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1. 监测宝宝黄疸的情况,如果发现黄疸波及到四肢、躯干,比如手心、脚心都出现黄疸了,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及时送往医院做检查,以防宝宝出现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果。
2. 观察宝宝排便情况,如果黄疸宝宝的大便颜色发白、或者小便颜色发黄,可能是宝宝存在肝胆系统病变,也需要及时治疗。
3. 另外增加喂养次数,促进宝宝排便也很重要。
对于宝宝的黄疸值,不应该画一条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因为所谓的安全线其实也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具体是否安全,还是要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结合宝宝的胎龄、体重、有无危险因素、整体健康状况等等综合进行判断。
原创文章,作者:十月呵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now.com.cn/n/5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aochaochaochao@vip.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