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小学都用等级制来代替成绩,但是有一点却是比较肯定的:小学时候的顶级尖子生,到了初中绝大多数还能保持着尖子生的位次。虽然小学生在成绩上的差别不大,第一名和最后一名也不过是差十来分二十几分。但是能考100分的孩子,他的能力绝不仅仅是100分,正所谓是分数限制了能力的展现。

与其看成绩,不如看孩子在年级中的名次,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年级中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到了初中之后成绩肯定也不会差。
一、小学阶段的知识虽然简单,但是也能体现出孩子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拔高类数学题,反应慢的孩子一般学起来还是比较费力的。
我经常听我同事说,他家孩子小学阶段数学很费劲,尤其是六年级之后,那些弯弯绕的数学题很令孩子头疼,有的时候才能考个六七十分。而学习能力强,脑子反应快的孩子,数学却能够轻轻松松的满分。还有一些数学比较擅长,但是背诵能力很弱英语却很差的。
所以小学阶段在成绩和名次上的差距也能体现出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小学阶段的尖子生一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初中的老师非常看好小学阶段的尖子生,因为这样的孩子学习习惯出类拔萃:上课认真听讲,书写工整,笔记认真;下课作业独立完成,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各种学习任务,非常自律。还有一些孩子打小就非常喜欢读书,有着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没有说拖沓磨蹭,抄袭等不良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持着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小学阶段的尖子生,一般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而且这种上进心和自尊心是孩子学习上的动力,他们一般都有自己设定的竞争对手,也有自己的考试目标,根本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过多的督促。有时短暂的失败或者落后,都能让孩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激发更大的学习潜力,这样的孩子想成绩不好也很难。

所以我觉得小学阶段在成绩和名次上能够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这样的孩子很大概率到了初中还是学霸。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沿袭,造就了孩子成绩上的出类拔萃!
原创文章,作者:轩老师谈教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cnow.com.cn/n/20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iaochaochaochao@vip.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